ISO9000質量定義: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需求的程度。需求指明示的、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,特性是指可區(qū)分的特征,可以是固有的或賦予的、定性的或定量的、有各種類別(物理的、感官的、行為的、時間的、功能的等)。
PMI質量定義:過程、產(chǎn)品或服務滿足明確或隱含的需求能力的特征。
質量和等級的關系
等級是指具有相同使用功能不同技術特性的產(chǎn)品或服務的類別。質量低說明產(chǎn)品或服務存在問題,等級低的產(chǎn)品或服務不一定存在問題。
精確和正確的關系
精確和正確是不相等的。精確是指一致性,重復度量值集中并有一點分散。正確是指正確性度量值非常接近真實值。精確度量不需要正確。非常正確的度量不需要精確。
ISO9000由四個項目標準組成:
1、 ISO9000:2000 質量管理體系——基礎和術語
2、 ISO9001:2000 質量管理體系——要求
3、 ISO9004:2000 質量管理體系——業(yè)績改進指南
4、 ISO19011:2000 質量和環(huán)境審核指南
ISO9000實際上是由計劃、控制和文檔工作三部分組成循環(huán)的體系。計劃用來保證方向、目標、授權和每種活動的責任關系的確切定義和理解??刂朴脕肀WC目標與方向的擬合,通過正確行動預測和避免問題的發(fā)生。文檔工作主要是用來反饋質量管理系統(tǒng)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運行得如何以及何種改變是必要的。
項目質量管理過程:
1、 質量計劃:確定適合于項目的質量標準并決定如何滿足這些標準
2、 質量保證:用于有計劃、系統(tǒng)的質量活動,確保項目中的所有必需過程滿足項目干系人的期望。
3、 質量控制:監(jiān)控具體項目結果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,制定有效方案,消除產(chǎn)生質量問題的原因。
項目質量管理必須針對項目的管理過程和項目的產(chǎn)品。
質量成本是為達到產(chǎn)品/服務質量而付出的所有努力的總成本。項目決策能影響質量運作成本,在產(chǎn)品返工、保證的賠償和產(chǎn)品召回時都會發(fā)生質量運作成本。
質量管理理論
1、 戴明理論:
持續(xù)改進
PDCA循環(huán)
嚴格把關
預防勝于檢驗
2、朱蘭理論:
適用性就是通過遵守技術規(guī)范,使項目符合或者超過項目干系人及客戶的期望
定義質量與等級的區(qū)別和聯(lián)系
朱蘭三部曲:質量規(guī)劃、質量控制、質量提高
3、克魯斯比理論:
質量的定義即符合預先的要求
質量源于預防
質量的執(zhí)行標準是零缺陷
質量是用非一致成本來衡量的
4、 6西格瑪管理:每百萬機會3.4個缺陷數(shù)。
五個階段:定義、衡量、分析、改善、控制
統(tǒng)計技術是6西格瑪質量管理的核心
5、全面質量管理
全員參加
全過程
全面運用一切有效方法
全面控制質量因素
6、 目標管理
確定總體目標
目標分解
資源配置
檢查和反饋